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洁净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不仅关系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更关系着国家节能工作绩效是否显著。
1 测试概况
1.1 测试对象
两幢建筑(见图 1 ),3 个测试洁净办公间。
数字大厦位于高新区,临街,新建建筑,窗户朝向南,共 18 层,所测房间位于 18 层。该办公室面积约 300 m2,窗户整体面积约 24 m2,可开启面积约8 m2,房间窗户类型为单层窗框单层玻璃,工作人员约 20 人,各配有1 台台式电脑,室内环境调节方式为中央空调。
第2幢建筑为西安市二环边上一幢上世纪80年代的5层办公楼,分别选择1层的实验室与5层(顶层)的工作室各一间办公室进行测试。
1 层的测试房间窗户朝向南,有两堵外墙,分别为南外墙与西外墙,房间面积为56 m2,窗户面积为 12 m2,窗户可开启面积为 4 m2;冬季通过暖气片采暖,夏季利用吊顶风扇降温。
5 层(顶层)的测试房间窗户朝向北,有一堵外墙,北外墙,房间面积为56 m2,窗户面积为12 m2,窗户可开启面积为 4 m2;调节室内热环境的设置有暖气片、分体空调、吊顶风扇。
除80年代建筑1层实验室平常无人员进入,不进行问卷发放调研外,其余测试区域均有人员办公及办公设备,每次问卷发放不少于 20 份。
1.2 测试时间和仪器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测试的方法来对所选建筑物冬季的室内外环境进行调研。问卷需要现场办公人员根据自身感觉进行填写,每个房间不少于20 份;现场测试则是每个月对办公室内的温湿度进行连续 3 个工作日的记录,时间间隔为 1h。
实测开始于2011年4月27日,终止于2011年5 月 8 日,共 2 个月,主要测试了两幢建筑室内外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调查问卷按美国ASHRAE的七点标度等级设置个选项,主要选项有:冷热感、潮湿感、吹风感等。这个季节里,每幢建筑我们做了3 次问卷及测试,共收回70 份问卷,有效问卷为 60 份。
测试仪器主要是清华同方的RHLOG系列的温湿度自记仪,该仪器的精度为±0.3℃,测试范围为-25℃~55℃,温湿度的测量可同步进行。该仪器可记录储存六千多个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来连续记录。每次的测量周期为完整的 72 h,每月1 次,所有温湿度仪的记录步长为 1 h。
2 问卷及测试结果分
在每月的整个测试过程中,室内工作人员都在正常办公,每人一台电脑,空调系统关闭;开启门窗进行通风。
2.1 问卷分析
从表1受试者的问卷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数字大厦有90% 以上的人的主观热感觉均在 -1~+1 之间,80% 以上的受试者认为湿度合适,风速也适宜;工作室中的绝大多数受试者对过渡季节的室内热环境也表现出满意的意识,三类选项中,均有超过80%的人的主观感觉处在-1~+1之间。从此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地区过渡季节的气候总体来说较令人满意,处在办公楼里的办公人员对这个季节的室内热环境较易接受。